记者5日从吉林省吉林市获悉,中国科研团队在该市田间试种的水稻新品种,可有效改善因极端天气产生的倒伏和减产问题,这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地方单位合作在吉林市下辖的舒兰市水曲柳镇设置育种示范试验田,合作开展水稻适应性测试试验,培育“丰硕3号”“盛禾1号”等审定品种及测试“302”“105”等优势品系。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大平台中心主任刘君介绍,以“丰硕3号”“302”为代表的新品种(系)无论是产量、口感、抗病性,还是应对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倒伏问题,都表现出色。
刘君介绍,“302”的食味值(大米口感的主要指标)高达87-89分,香味浓郁,每公顷稻谷区域测试产量稳定在17000斤左右。
据悉,该科研团队通过整理该地区3年来的科研数据以及结合实际效果,得出了上述结论。
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显示,近50年来,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且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刘君表示,极端天气不仅会造成粮食直接减产,还会给农民后续“抢救”庄稼带来困难。“水稻倒伏后,无法使用机械作业,农民需要付出高昂的体力成本。”
过去几年,刘君带领的科研团队辗转中国东北地区多地,试种验证多个水稻品种(系),积累了大量育种及种植经验。2020年,该团队在吉林舒兰的小型试验田遭遇极端降雨天气,“丰硕3号”“302”等水稻新品种(系)的优异表现吸引不少种粮大户的关注。
舒兰种植户王艳华说,科研团队提供的数据非常有吸引力,今年她种植了上百公顷新品种(系)试验田。(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