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揭示唐氏综合征患者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
日期:2023-03-0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唐氏综合征患者免疫系统的哪些部分出了问题,并导致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utoimmuni...
-
-
国产CLDN 18.2新药争相出海
日期:2023-02-27
安斯泰来zolbetuximab III期研究成功的一声炮响,为CLDN18.2赛道的企业送来了信心和外界的更多关注。2月23日,阿斯利康与康诺亚和乐普生物的关联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KYM Biosciences就抗体偶联药物CMG901达成独家全球...
-
科学家揭示了间皮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
日期:2023-02-24
胸膜间皮瘤(PM)是一种恶性侵袭性疾病,预后差。与许多其他癌症不同,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特征是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在没有致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其高度恶性表明由肿瘤微环境(TME)细胞提供外部刺激信号。
癌...
-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开启生物医学一个全新的时代
日期:2023-02-23
想象一下,未来某一天的清晨,你和往常一样来到工作岗位,只需要将想法用关键词描述出来,就能在几分钟内自动生成项目......
最近,随着ChatGPT和DALL·E2的火爆出圈,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能...
-
人与人之间的免疫系统有强弱之分,根源在哪?
日期:2023-02-22
T细胞是系统能够长期监视和清除癌变细胞的主要成员之一。在人类T细胞受体(TCRs)的帮助下,T细胞可以识别外来入侵和肿瘤细胞。如果T细胞通过TCR发现肿瘤细胞有异常,就能实现特异性活化和增殖,并释放物质,杀伤肿...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生新机制
日期:2023-02-20
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
肝癌的发病过程涉及众多异常表达的基因及相应信号通路,目前研究已表...
-
戴建武/赵燕南团队在人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3-02-17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团队20年来专注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成功研发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NeuroRegen Scaffold),并在100余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表明神经再生胶原支架安全有效。该产品近期启动了以...
-
科学家最新总结了一种蛋白激酶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分子和临床研究进展
日期:2023-02-16
PIM激酶(Moloney白血病病毒的前病毒整合位点)是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细胞发育、免疫调节和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对原始Pim-1的早期研究导致发现Pim-1家族在淋巴瘤中的致癌作用。
尽管Pim-2与Pi...
-
-
-
波士顿大学研究,每天一个鸡蛋,降低高血压、糖尿病风险
日期:2023-02-10
鸡蛋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早餐食品。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卵磷脂,鸡蛋是最有营养的食品之一。但是,胆固醇含量也很高,鸡蛋吃多了会堵塞血管,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
-
揭示微塑料与镉耦合可促进玉米植株对镉的累积
日期:2023-02-09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资环所微塑料创新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Microplastics promoted cadmium accumulation in maize plants forbid improving active cadmiu...
-
-
-
揭示胰腺导管细胞和腺泡细胞之间命运转变
日期:2023-02-07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团队以Use of a dual genetic system to decipher exocrine cell fate conversions in the adult pancreas为题在Cell Discovery上发...
-
世界癌症日:打造营养与运动康复方案,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日期:2023-02-06
2023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之际,为了更好地助力癌症患者的高质量生存,帮助更多肿瘤患者树立营养与运动的正确认知,专注于医学营养的百年企业纽迪希亚作为公益支持方,联合咚咚肿瘤科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推出特...
-
我国生物工业界揭示ADC耐药机制,并展示新一代ADC技术平台
日期:2023-02-03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 从这个概念的提出(Magic Bullet, Paul Ehrlich, 1913)到第一款ADC药物的成功问世(Mylotarg, Pfizer Inc., 2000),科学家用了将近百年的时间。而又经过了10年的...
-
揭示杀虫真菌调控附着胞膨压产生机制
日期:2023-02-02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四宝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ASH1-PEX16 regulatory pathway controls peroxisome biogenesis for appressorium-mediated insect inf...
-
-
新研究构建出线粒体蛋白图谱
日期:2023-01-31
线粒体负责有机体的能量供应,并在代谢过程和信号传导过程中履行职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医院和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线粒体中的蛋白组装有了系统的了解。他们所构建的线粒体蛋白图谱为进一步...
-
揭示身体中的B细胞如何确保多样化的免疫反应
日期:2023-01-30
在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中争夺位置的细胞面临着残酷的录取过程。作为一种免疫系统训练学院,生发中心在接触病原体或疫苗后形成,旨在帮助B细胞完善它们对威胁作出的反应。只有对病原体或疫苗具有最高亲和...
-
为何肥胖对于男性人群更加危险?
日期:2023-01-29
在高脂肪饮食喂养条件下,雌性小鼠要比雄性小鼠表现出更大的脂肪血管发生并能保持更加健康的脂肪组织。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Science上题为“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reveals sex-specific molecular signa...
-
-
因为睡眠不足记不住的东西,这个方法帮你想起来!
日期:2023-01-17
睡眠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不佳不仅将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将对学习或新记忆的形成造成损害,因此,如果为了考试而通宵学习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然而,...
-
科学家揭示人类基因组古病毒复活驱动衰老
日期:2023-01-16
病毒与人类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源远流长,二者之间的交锋从未随时间停止过。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一方面,病毒使人类饱受疾病困扰,甚至死亡,并在此过程中对人类基因组不断地利用与改造;另一方面,人类的免...
-
首个胚胎干细胞治疗多发性硬化症临床试验结果发布
日期:2023-01-13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和破坏髓鞘,累及视神经、脊髓、脑干、脑室周围白质等部位,导致视力异常、肢体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患者会逐渐失...
-
揭示深海热液古菌细菌共同祖先的代谢特征
日期:2023-01-11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湘团队与自然科学研究院洪亮团队合作,以分离培养的具有古老的演化地位和独特代谢共性的深海热液超嗜热古菌和嗜热细菌为切入点,借助自主改良的深...
-
个性化追踪M蛋白, EasyM推进骨髓瘤的精准医学实践
日期:2023-01-10
多发性骨髓瘤占所有肿瘤的1%,是世界第二大血液肿瘤,其全球发病率高达1.78/10万人、我国骨髓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24.8%,日本为33.3%,而美国则是46.7% [1],并且骨髓瘤的治愈率极低,复发率高达28%,因此,发...
-
揭示人类慢性血液癌症过渡为恶性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日期:2023-01-09
一种慢性白血病可以折磨患者很多年,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治疗来更好地管理这类血液癌症,即骨髓增殖性肿瘤(MPN,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而其他患者则可能会经历漫长的观察期,但对于一小部分比例的患...
-
-
新冠病毒通过感染人类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影响大脑功能
日期:2023-01-05
自新冠大流行开始,就有研究显示,一些新冠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例如脑雾、头痛、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后续许多研究关注了新冠病毒对大脑的影响、新冠病毒是否以及如何感染大脑细胞。
2020年8月,中国...
-
新毒株XBB具有目前已知最强逃逸能力,二次感染风险或升高
日期:2023-01-04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一种Omicron新亚型——XBB.1.5,已经在美国站稳脚跟。目前,美国新增的COVID-19确诊病例中大约有40%是由XBB.1.5感染所引起的,而在一周前,这一数字还是20%。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甚至...
-
-
感染高峰或将到来,疫苗之外,新冠治疗药物有何进展?
日期:2022-12-30
自从放松对新冠疫情的管控以来,各地的阳性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长,多个城市或将于近日达到感染高峰,随着春节将近返乡人数增加,各个城市都将迎来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如今,尽管一年一度的南北大迁徙还尚未完全...
-
维生素D可降低新冠感染和死亡风险,或是减轻大流行新方法
日期:2022-12-29
据估计,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0亿人缺乏足够的,这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力低下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等。而之前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群患的风险也更高。维生素D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价格便宜,副作用相对...
联系方式
- 手机:13003150923
- Q Q:

微信扫一扫